是的,春季确实是呼吸道疾病的高发期。气温多变、花粉增多、病原体活跃等因素共同作用,导致流感、肺炎、过敏性鼻炎等疾病集中爆发。重点人群如老人、儿童及慢性病患者需格外警惕,科学防护可有效降低感染风险。
-
气候因素:春季昼夜温差大,人体抵抗力易波动,冷空气刺激鼻黏膜血管收缩,削弱呼吸道防御能力。干燥多风天气延长了病毒存活时间,加速传播。
-
病原体活跃: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RSV)、肺炎支原体等病原体在春季繁殖活跃。流感症状较重,可能引发肺炎等并发症;RSV则对婴幼儿威胁较大,需通过单抗药物或疫苗预防。
-
过敏原增加:花粉、尘螨等过敏原浓度上升,易诱发过敏性鼻炎或哮喘。敏感人群外出应佩戴口罩,回家后及时清洁口鼻和衣物。
-
科学防护措施:
- 接种疫苗:流感疫苗和肺炎疫苗是预防核心手段,建议高危人群每年接种。
- 增强免疫:均衡饮食、充足睡眠、适度运动(如散步、瑜伽)可提升抵抗力。
- 环境管理:每日通风2-3次,保持室内湿度,定期消毒高频接触物品。
-
症状预警:持续高热(超过3天)、呼吸急促、胸痛或痰中带血需立即就医。避免滥用抗生素,儿童和老年人用药需严格遵医嘱。
春季防护的关键在于“早预防、强免疫、避风险”。通过针对性措施,既能享受春光,又能远离呼吸道疾病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