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保卡中的“缴费基数”和“缴费总额”是两个核心概念,具体含义如下:
一、缴费基数
-
定义
缴费基数是计算医疗保险缴费金额的基础数值,通常与参保人员的工资收入相关联,但需根据政策规定进行调整。
-
计算方式
-
职工个人 :以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资为基数,若低于当地职工月平均工资60%则按60%计算,高于300%(或150%)则超过部分不计入基数。
-
用人单位 :以单位全部职工工资总额为基数。
-
-
包含内容
包含基本工资、奖金、津贴、补贴等应发工资总额。
二、缴费总额
-
定义
缴费总额是参保人在一个年度内使用医保统筹资金报销的总费用,由个人和单位按比例缴纳。
-
计算方式
-
公式 :缴费总额 = 缴费基数 × (单位缴费比例 + 个人缴费比例)
-
比例 :单位缴费率约为6%,个人缴费率约为2%。
-
-
示例
若某职工缴费基数为10000元,单位缴费基数为12000元,则年度缴费总额为: $$12000 \times (6% + 2%) = 960 \text{元/月} \times 12 \text{月} = 11520 \text{元/年}$$
三、注意事项
-
缴费基数每年调整一次,通常与当地职工平均工资挂钩。
-
若缴费基数低于60%或高于300%,将按政策上限或下限执行。
-
缴费总额超过医保统筹基金年度报销限额后,超出部分需通过商业二次报销或自费。
通过以上解释,可以看出缴费基数是医保缴费的“基准”,而缴费总额则是全年医保资金的“总量”,两者共同保障参保人员的医疗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