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医保新政策以财政补助提升、跨省共济扩围、支付方式改革为核心,通过人均补助再增30元、药品耗材集采深化、DRG/DIP2.0版全面切换等举措,进一步减轻群众负担并优化服务体验。
财政投入持续加码
居民医保人均财政补助标准提高至700元,财政补助占比超70%,同步扩大医疗救助覆盖范围,困难群众参保及自付费用获双重保障。门诊和住院报销比例分别达70%、80%,慢特病患者实际报销比例可达90%。
跨省服务突破地域限制
职工医保个人账户跨省共济扩展至全国11省81个统筹区,近亲属关系绑定后,账户资金可支付异地居民医保缴费及医疗费用。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覆盖2.38亿人次,垫付压力减少1947亿元,门诊慢特病结算同步扩围。
支付改革与监管升级
DRG/DIP2.0版分组方案全面实施,预付金制度推动医疗机构即时结算,住院费用按病种“打包支付”遏制过度医疗。药品追溯码全链条监管落地,串换、假冒行为精准打击,自查自纠机制覆盖所有定点医药机构。
多层次保障体系完善
首版丙类药品目录年内发布,创新药、罕见病用药通过商业保险补充。长期护理保险试点覆盖1.8亿人,失能参保人待遇支付超800亿元。连续参保4年以上或年度零报销者,大病保险支付限额逐年递增。
2025年政策通过“补资金、拓渠道、强监管”组合拳,推动医保从“保基本”向“提质量”转型。建议参保人及时查询缴费年限、关注属地共济规则,充分利用新政策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