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保结算工作机制是确保医保基金安全、合理、高效使用的重要保障,其核心内容可概括为以下要点:
一、基本原则
-
收支平衡原则
根据本地经济水平、医疗费用、住院率等因素,合理确定医保起付标准、自负比例等参数,确保医保基金收支平衡。
-
依法合规原则
严格遵循国家医保政策及地方规定,规范费用结算流程,防止违规操作和基金盗刷。
-
透明公开原则
定期公示住院补助兑付情况,接受社会监督,保障参保人员知情权。
二、核心机制
-
费用审核与结算流程
-
参保人员就医后,医疗费用由医疗机构实时上传至医保系统,系统自动审核合规性。
-
审核通过后,医保基金按约定拨付至医疗机构财务部门,实现“一站式”结算。
-
-
内控与风险管理
-
实施首接负责制、A/B角制、科室协同制约等机制,明确责任主体,防范结算风险。
-
建立违规行为追溯机制,对异常费用进行重点核查。
-
-
信息安全与防骗措施
-
推广身份证+密码校验的医保结算方式,禁止身份证免密操作,降低基金盗刷风险。
-
定期开展定点医疗机构专项检查,规范医疗服务行为。
-
三、管理措施
-
部门协同机制
医疗机构与医保部门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实现数据实时对接,提高结算效率。
- 财务、医保、审计等部门形成监督合力,确保流程合规性。
-
动态调整机制
根据医疗费用变化、基金运行情况,定期调整医保政策参数,保持制度的适应性。
-
培训与宣传机制
定期对医务人员进行医保政策培训,提高合规意识;通过公示、宣传等方式增强参保人员对医保结算的认知。
四、技术支撑
-
信息系统建设 :构建“三统一”模式(统一系统改造、统一结算流程、统一路径),推进医保基金即时结算。
-
数据分析与监管 :利用大数据技术实时监控基金使用情况,建立风险预警模型,提升监管效能。
通过以上机制的协同运作,医保结算工作既能保障参保人员权益,又能有效维护基金安全,实现医保制度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