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保手工报销存在的问题
-
材料要求复杂:医保手工报销需要提交的材料繁多,如社保卡原件、原始收费票据、费用明细清单等。不同地区和不同类型的医疗费用,所需材料可能有所不同,给参保人带来了不便。
-
审核周期长:手工报销的审核流程较为繁琐,审核周期较长。由于涉及的费用项目多、金额大,审核人员需要仔细核对每一项费用,确保报销的准确性和合规性,导致参保人需要等待较长时间才能获得报销款项。
-
审核难度高:外省医疗审核因不同身份费用标准差异大,申报票据费用大,审核项目条数多等原因,人工审核数量大、标准不统一、审核效率低。由于各省政策和三目录不尽相同,外出就医产生的医疗费用项目多且对于审核人员来说不常见,需要在业务系统内逐项输入与三目录比对,核实报销类别和收费标准,剔除超标金额,增加了人工审核的难度。
-
审核风险大:医疗保险手工报销经办流程中,审核、计算、汇总、录入、制单均由人工操作,任何一个环节由于任何原因引起的疏漏,都可能导致基金损失,存在基金经办风险和廉政风险。
-
信息不对称:部分参保人对医保手工报销的政策、流程和要求不了解,导致在报销过程中容易出现材料不齐、填写错误等问题。一些医疗机构对医保政策的理解和执行也存在偏差,可能会给参保人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
支付不及时:由于收款账户信息填报错误、账户注销、账户修改不成功、代发银行信息采集不全等原因,可能导致手工报销费用支付不成功,影响参保人的权益。
解决措施
-
简化报销材料:优化报销流程,减少不必要的证明材料,制定统一的材料清单和模板,方便参保人提前准备。可以利用信息化手段,实现材料的在线提交和审核,提高报销效率。
-
加强信息化建设:建立医保手工报销智能审核系统,运用OCR技术协助医保经办机构采集电子化的医疗、病案数据,通过线上高效的单据识别处理和处方目录自动对照功能,大大减少线下手工对纸质单据的处理。实现医保单据电子化、经办效能高效化、报销流程规范化、处方目录对照自动化和质量监管标准化,提高审核效率和准确性。
-
规范审核标准:严格按照医保政策和相关规定进行审核,确保报销工作的公平公正、规范透明。加强对审核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提高其专业素养和廉洁意识,降低审核风险。
-
加强宣传和培训:通过多种渠道加强对医保手工报销政策的宣传和培训,提高参保人和医疗机构对医保政策的知晓度和理解度。可以开展针对性的培训活动,帮助参保人和医疗机构更好地掌握报销流程和要求。
-
建立监督机制:建立健全医保手工报销的监督机制,加强对报销过程的监管和检查,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设立投诉举报渠道,方便参保人对违规行为进行监督和举报。
-
及时沟通协调:医保部门应加强与参保单位和参保人的沟通协调,及时解决报销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对于因收款账户问题导致的支付不成功,应尽快通知参保单位或个人修改账户信息,确保报销款项的及时发放。
医保手工报销存在的问题涉及多个方面,但通过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可以有效提高报销效率、降低审核风险、保障参保人的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