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山西省最新慢病目录已统一覆盖46种疾病,包含11类门诊特殊疾病和35类门诊慢性病,全省执行无起付标准、按病种限额支付、报销比例70%的医保政策,并明确8组互斥病种不可叠加待遇。2027年底前将实现全省待遇标准完全统一,患者可享受更公平便捷的慢病保障服务。
-
病种分类清晰
门诊特殊疾病涵盖恶性肿瘤、器官移植抗排异治疗、尿毒症透析等11种高费用病种;门诊慢性病包括糖尿病(合并并发症)、高血压3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35种常见病,病种范围与准入标准全省一致。 -
待遇优化升级
居民医保门诊慢特病取消起付线,乙类项目按住院政策自付后,合规费用统一报销70%。门诊特殊疾病参照住院管理,无单独支付限额;慢性病按病种设定月度限额,多病种患者可叠加50%限额(互斥病种除外)。 -
互斥规则明确
尿毒症透析与肾移植抗排异治疗、肝硬化与病毒性肝炎等8组病种不可同时享受待遇,但移植后复发者可重新申请。政策兼顾公平性与基金安全,避免重复报销。 -
经办服务提速
申请至办结时限压缩至20个工作日内,恶性肿瘤等易鉴定病种可即时办结。支持线上申请、异地结算,定点医疗机构提供4-12周长期处方,减少患者跑腿负担。
山西省慢病目录的规范化为患者减轻了医疗负担,建议参保人及时关注病种调整动态,合理规划诊疗与报销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