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医保报销新规定实施后,门诊慢特病报销比例最高提升至80%,异地就医备案手续全面简化,新增12种高值药品纳入报销范围。这些变化直接惠及全省6000多万参保人员,特别是对慢性病患者和异地就医群体带来实质性利好。
-
报销比例显著提升
职工医保和居民医保对高血压、糖尿病等门诊慢特病的报销比例分别提高到75%和70%,部分治疗周期长的病种可达80%。年度支付限额同步上调,例如糖尿病年度限额从2000元增至3500元。 -
异地就医实现"零材料备案"
通过"安徽医保公共服务"小程序可直接办理备案,有效期延长至6个月至1年。长三角地区定点医疗机构住院费用实现"一站式"结算,报销比例按参保地标准执行。 -
药品目录动态扩容
新增CAR-T细胞治疗等12种特药纳入报销,谈判药品个人自付比例统一降至30%。建立"双通道"机制,患者在定点药店购药可享受与医院同等的报销政策。 -
结算服务优化升级
推行电子医保凭证全场景应用,支持"刷脸结算";住院费用结算时限压缩至5个工作日内。生育医疗费用实现联网即时结算,产前检查费用纳入普通门诊统筹。
参保人员可通过皖事通APP实时查询个人待遇享受情况,新规执行后年度医保基金支出预计增加18亿元,将有效降低群众医疗费用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