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治疗室的布局需遵循分区明确、洁污分离、安全高效的原则,核心要求包括功能分区合理化、设备配置标准化、感染防控严格化,以确保医疗操作安全性和患者舒适度。
-
功能分区与洁污管理
治疗室应划分为清洁区(如配液间)和污染区(如处置间),两区物理隔离且标识清晰。清洁区存放无菌物品,污染区处理医疗废物,避免交叉感染。门诊需分设清洁性(Ⅰ类)和污染性(Ⅱ类)治疗室,病房可合并但需分时段操作。 -
设备与设施配置
基础设备包括治疗床、操作台、药品柜、急救设备等,并配备手卫生设施、医疗废物分类容器。无自然通风时需安装紫外线灯,化疗配药需生物安全柜。治疗车需分层管理,上层清洁、下层污染。 -
环境与安全要求
治疗室应保持通风良好、光线充足,墙面地面易清洁消毒。需设置消防器材和安全出口,定期检查电路及设备安全性。多人病房床间距大于0.8米,隔帘分隔保护隐私。 -
患者体验与隐私保护
选址宜安静避开车流密集区,装修简洁避免压迫感。心理治疗室需隐蔽庄重,减少外界干扰。治疗过程中确保患者隐私,如独立隔间或屏风遮挡。
合理的治疗室布局不仅能提升医疗效率,还能降低感染风险,增强患者信任感。医疗机构应定期评估布局合规性,结合实际需求动态优化空间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