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人工耳蜗已进入医保报销范围。
政策实施情况
- 北京:自2025年3月3日起,北京市将国家组织人工耳蜗类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的中选产品纳入了医保支付范围。
- 河北:2025年3月6日,河北省医疗保障局印发通知,将人工耳蜗及电子耳蜗植入术纳入医保支付范围。
- 上海:2025年3月31日起,上海人工耳蜗医保类型由乙类提升为甲类,集采中选产品全额纳入医保支付范围。
- 广东:2025年3月1日起,广东省18岁以下的患者已纳入医保报销范围,比例最高可达90%。
报销标准
- 城镇职工参保人员:使用中选人工耳蜗,个人先行负担20%的费用,其余80%的费用纳入医保报销。
- 城乡居民参保人员:按“人工耳蜗最高限额每套32400元”纳入医保范围,实际费用低于限额的按实际费用报销。
- 低保家庭:可享受更高比例的报销,具体比例根据当地政策而定。
社会效益
- 减轻患者经济负担:人工耳蜗价格大幅降低,叠加医保报销后,患者自付费用最低仅需数千元。
- 提高治疗可及性:更多听障患者能够负担得起人工耳蜗植入手术,特别是对于发育关键期的听障儿童,及时植入人工耳蜗为这些家庭带来了新的希望。
- 改善生活质量:人工耳蜗植入能使全聋患者恢复部分听力,经过语言训练,可恢复正常交流,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未来展望
随着人工耳蜗纳入医保政策的逐步推广,预计未来将有更多省份和地区加入,让更多听障患者受益。国家医保局表示,将继续推进医药集采扩面提质,开展新批次国家组织药品和高值医用耗材集采,进一步降低患者的医疗费用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