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售定点药店货品整改的核心目标是确保药品质量安全、规范经营行为、提升服务合规性,关键整改方向包括药品采购透明化、储存条件标准化、过期药品处理机制完善、医保结算合规性强化以及员工专业培训系统化。
-
药品采购与溯源管理
建立完整的药品采购记录体系,确保每批次药品信息(名称、规格、生产厂家、采购时间等)可追溯。优先与资质合规的供应商合作,杜绝假冒伪劣药品流入,同时定期核查随货同行单与库存一致性,防范非法渠道购药风险。 -
储存环境与分类管理
按药品特性分区存放,处方药与非处方药严格分柜,外用药与内服药物理隔离。配备温湿度监控设备,定期校准并记录数据,尤其需保障冷藏药品冷链不断链。中药饮片需单独设置防潮、防虫专柜,避免交叉污染。 -
效期监控与过期药品处置
实行“近效期预警”机制,每月盘点库存并标记临期药品,提前下架处理。过期药品集中销毁需登记造册,留存销毁证明,严禁二次销售或混入正常药品货架。 -
医保结算与处方审核
严格区分医保与非医保商品陈列,禁止串换结算(如日用品串换为药品)。处方药销售必须凭医师处方,执业药师需审核签字并留存处方备查。同步优化医保系统数据对接,确保结算项目与药品实际匹配。 -
员工培训与长效监督
定期组织药品管理法规、GSP规范及医保政策培训,重点强化处方审核、拆零销售等实操技能。建立内部考核制度,将合规表现与绩效挂钩,同时设立顾客反馈渠道,及时响应投诉并优化流程。
零售药店的整改需形成常态化机制,通过技术手段(如数字化进销存系统)与制度完善双管齐下,最终实现药品安全零风险、服务流程全合规,为消费者和医保基金筑牢双重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