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石方安全技术管理规定是确保施工安全、防止事故发生的重要规范,主要包含以下核心内容:
一、施工前准备
-
地质勘察与风险评估
开工前需对施工场地及周边地质、水文条件进行详细调查,识别地下管线(如电缆、燃气管道)、建筑物基础等潜在风险,并制定相应的防护措施。
-
施工方案编制
必须编制专项施工方案,明确施工方法、安全技术措施及应急方案,经专业技术人员审核后方可实施。
-
安全技术交底
方案需向施工人员逐级交底,确保每个岗位人员熟悉施工流程及安全注意事项,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二、施工过程管理
-
边坡与支护
根据土壤性质、湿度和挖掘深度设置安全边坡或固壁支架,定期检查边坡稳定性,发现裂缝、松动等征兆需立即加固。
-
机械操作规范
挖掘机、装载机等设备需规范操作,保持作业范围清洁,避免碰撞支撑结构。爆破作业需由持证人员负责,装药、放炮过程严格遵循环保要求。
-
危险物品管理
爆破器材需专库保管,运输时禁止烟火、超载,雷雨天禁止作业。易识别液体、气体等异常情况需立即报告处理。
三、安全防护措施
-
现场警示与隔离
设立警示标志、警戒线,限制无关人员进入危险区域,爆破作业时设置掩护物并控制检查时间。
-
应急响应机制
制定应急预案,配备应急设备(如灭火器、急救箱),定期组织演练,确保人员熟悉应急处置流程。
-
安全检查与隐患排查
定期开展安全检查,重点关注边坡、支护、机械状态等,发现隐患需立即整改,形成闭环管理。
四、特殊场景要求
-
古迹保护 :发现地下文物或不可识别物质时,需立即停止作业并报相关部门处理。
-
城市环境施工 :靠近建筑物时需加强防护,爆炸作业需考虑地震波影响,控制药量并设置掩护。
五、法规与标准遵循
-
严格执行《建筑施工土石方工程安全技术规范》JGJ180-2023等国家标准,确保施工符合行业要求。
-
地质条件变化需及时调整方案,重大变更需重新审批。
通过以上措施,可有效保障土石方工程安全,降低事故风险,确保施工质量与人员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