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中药材的贮藏养护方法需根据药材特性分类处理,以下是综合整理的关键方法:
一、干燥养护
-
自然晾晒法
适用于叶类、花类、果皮等易挥发油或易龟裂的药材,如金银花、菊花、桑叶等。通过温热空气流动加速水分蒸发,减少有效成分损失。
-
高温烘燥法
适用于含水量高的根茎类、果实类药材,如人参、枸杞、山药等。可采用火盆烘干、烘箱或干燥机,效率较高且适合规模化存储。
-
石灰干燥法
适用于易变色、贵重或易走油的药材,如人参、枸杞、鹿茸。将药材埋入石灰中,利用石灰吸潮和碱性环境杀虫灭菌。
-
木炭干燥法
适用于易受潮的药材,如党参、白芷等。木炭吸附水分后包裹药材,防止霉变。
二、密封与冷藏
-
密封养护法
适用于根茎类、花类、种子类药材,如人参、黄芪、杏仁等。使用密封容器或塑料袋隔绝外界环境,减少虫蛀、霉变风险。
-
冷藏保存
-
温度控制 :0-5℃(冰箱冷藏室)可延长易氧化、挥发性强的药材(如人参切片、枸杞)的保质期。
-
适用场景 :已切片的药材、易泛油的药材(如当归、白术)。
-
三、防虫防霉措施
-
物理防治
-
防虫 :使用花椒、大蒜、硫磺熏蒸(需控制剂量)或密封容器隔绝害虫。
-
防霉 :保持环境干燥(相对湿度≤70%),使用除湿机或干燥剂。
-
-
环境调控
- 库房应通风良好,温度控制在20-35℃,避免高温引发虫卵孵化或油脂氧化。
四、特殊药材处理
-
易泛油药材 (如当归、白术):货垛需留通风空间,避免堆积过高。
-
含挥发油药材 (如薄荷、丁香):密封保存,避免阳光直射。
-
粉末状药材 (如石膏、滑石粉):密封容器存放,防潮防结块。
五、定期检查与维护
-
货垛需定期检查,发现虫蛀、霉变及时处理。
-
密封容器需检查是否漏气,冷藏设备需维护温度准确性。
通过以上方法,可有效延长中药材的保质期,确保药效与安全性。不同药材需根据特性选择合适方法,必要时结合多种措施综合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