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最新政策规定,以下五种情况的人群不能享受低保待遇:
一、有房有车类
-
拥有商品房或小轿车 :在县城购买商品房或登记有小轿车的家庭,因经济条件较好,不符合低保的救助标准。
-
拥有非生活必需车辆 :如拖拉机、三轮车等可从事生产活动的车辆,或残疾人专用车辆。
二、收入超标类
-
家庭人均收入超标 :家庭人均收入或消费水平超过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表明经济状况良好。
-
财产状况改善 :新增房产、车辆、大额存款等,或家庭存款超过规定限额(如1万元)。
三、拒绝就业类
-
长期拒绝就业 :在法定劳动年龄内具备劳动能力,但无正当理由拒绝接受就业介绍或从事生产劳动。
-
拒不配合核查 :拒绝配合家庭收入、财产调查,或提供虚假证明材料。
四、财产隐瞒类
-
故意瞒报收入/财产 :包括隐匿房产、车辆、高价值收藏品,或通过转移、放弃资产规避赡养义务。
-
假借他人身份 :冒用他人住房、身份信息申报低保,属于骗保行为。
五、劳动能力类
-
具备劳动能力却懒惰 :长期游手好闲、无所事事,无法维持基本生活。
-
法定赡养义务人未履行 :有劳动能力的成年子女或亲属,但故意不赡养、抚养或放弃财产。
其他注意事项
-
动态管理 :低保资格实行定期核查,如家庭成员就业、收入变化等将重新评估。
-
特殊群体保障 :因疾病、残疾等丧失劳动能力的人群,若符合条件,可提高低保金标准。
以上情形均属于低保政策的明确禁忌,若发现违规行为,相关部门将依法取消低保资格并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