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心综合征是胆道系统疾病(如胆囊炎、胆结石等)的前兆,它通过神经反射引起冠状动脉收缩,导致冠状动脉供血不足,从而引起心绞痛、心律不齐,甚至心肌梗塞等症状的临床综合症。
胆心综合征的症状
-
心前区疼痛:患者常感到胸部压榨性或闷痛,疼痛可向左肩部、左臂内侧放射,有时易被误诊为心绞痛。
-
心悸:自觉心跳加快、心慌,心脏搏动增强或不规律。
-
心律失常:可能出现早搏、心动过速、心动过缓等各种心律失常表现。
-
呼吸困难:感觉呼吸费力,呼吸频率和深度改变。
-
头晕乏力:因心脏供血不足或神经反射,导致头晕、全身无力。
-
胃肠道症状:如恶心、呕吐、腹胀等,有时会掩盖心脏症状。
胆心综合征的发病机制
-
神经反射机制:胆道系统的病理性刺激可经迷走神经反射性地引起冠状动脉收缩,致使心肌血供受到影响而发生心绞痛。
-
胆道疾患对心脏的影响:当胆道压力升高时,可诱发心绞痛样疼痛,当胆道压力下降时,则心绞痛缓解。
-
胆红素及胆酸的影响:胆红素及胆酸均为迷走神经兴奋物质,血液中二者浓度增高时易引起迷走反射,也可直接抑制心肌细胞能量代谢,降低心脏活动功能。
胆心综合征的治疗
-
一般治疗:禁食,胃肠减压,静脉补液,营养支持,维持电解质平衡等。
-
药物治疗:对于急性胆道炎症,可经验选用三代头孢菌素加甲硝唑,之后再根据血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给予相应抗生素抗感染治疗。
-
手术治疗:若有手术指征者,可行胆道手术解除胆道梗阻,甚或切除胆囊。
-
心脏并发症的治疗:针对胆道疾病引起的心脏不适,可以在胆道疾病治疗的基础上予以阿托品等M受体阻滞剂解除迷走神经过度兴奋给心脏带来的副作用。
总结
胆心综合征是一种由胆道系统疾病引起的心脏症状,其症状复杂且容易与心脏本身的疾病混淆。一旦出现上述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全面的检查,包括胆囊和心脏的相关检查,以明确诊断,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