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保报销分为三类,具体报销规则如下:
一、医保药品目录分类
-
甲类药品
临床治疗必需、使用广泛、疗效确切且价格或治疗费用较低的药品,全国统一纳入报销范围,个人无需自付,按比例报销。
-
乙类药品
临床治疗可选、疗效确切但价格或费用略高的药品。参保人需先自付一定比例(如10%-20%),余下部分纳入医保报销范围。
-
丙类药品
非临床必需、价格较高的药品(如进口药、保健品等),医保基金不予报销,需患者全额自费。
二、医保报销范围
-
可报销项目
-
药品 :甲类全额报销,乙类部分报销。
-
诊疗项目 :如住院床位费、手术费、检查费、挂号费等基本诊疗项目。
-
医疗服务设施 :如CT、核磁共振等大型设备检查费用。
-
-
不可报销项目
-
美容整形类(如植发、祛斑)、矫形治疗类(如矫正牙齿)、自费药品(如部分保健品)、科研性诊疗项目等。
-
交通、住宿、餐饮等生活服务费用。
-
三、报销比例与地区差异
-
甲类药品 :全国统一报销比例(如70%-90%),具体由各地医保部门调整。
-
乙类药品 :各地自定比例(如10%-20%),例如北京地区为13%,上海为20%。
-
门诊费用 :普通门诊报销比例较低(如3%-5%),特殊门诊(如糖尿病、癌症)比例较高。
四、查询药品报销目录
可通过国家医保局官网或各地医保平台查询最新药品目录,确认药品分类及报销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