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髓是一种以神经纤维髓鞘脱失为主要特征的疾病,核心病理表现为髓鞘破坏而神经细胞相对完好,可导致神经信号传导障碍。常见类型包括多发性硬化、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等,症状因病变部位不同而异,轻者可自行修复,重者可能遗留功能障碍。
-
核心机制与分类
脱髓鞘疾病分为遗传性(如脑白质营养不良)和获得性(如免疫介导的中枢性脱髓鞘)。遗传性多见于儿童,获得性则与免疫异常、感染、缺氧或中毒等因素相关。中枢性脱髓鞘(如多发性硬化)和周围性脱髓鞘(如格林巴利综合征)是两大临床分类。 -
典型症状与波动性特点
中枢性脱髓鞘常表现为视力下降、肢体无力、感觉异常或共济失调,周围性脱髓鞘则以对称性肢体麻木、瘫痪为主。部分疾病具有缓解-复发特征,如多发性硬化;而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多与感染或疫苗接种相关,进展迅速。 -
诊断与治疗策略
诊断需结合MRI、脑脊液检查及电生理检测。急性期以大剂量激素冲击或免疫球蛋白治疗为主,缓解期需免疫抑制剂控制复发。康复训练和营养支持对功能恢复至关重要,但部分慢性病变可能无法完全逆转。
提示:若出现不明原因视力障碍、肢体无力或感觉异常,需及时就医排查。体检发现“脑白质脱髓鞘”无需过度恐慌,部分缺血性病变可通过控制血压、血脂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