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工社保每月缴纳金额由缴费基数和缴费比例共同决定,具体计算方式如下:
一、缴费基数确定
-
计算范围
缴费基数按职工上年度月平均工资的60%-300%之间确定,具体分为以下情况:
-
工资低于当地平均工资60%:按60%计算
-
工资高于平均工资300%:按300%计算
-
工资在60%-300%之间:按实际工资计算
-
-
申报与调整
-
缴费基数每年1月由单位申报,参考职工上年度12个月工资平均值
-
单位需经职工确认或公示后申报,未按规定申报的,社保机构可按基数的110%核定
-
二、缴费比例
社保缴费比例因险种不同而有所差异,主要包括:
-
养老保险 :单位20%(划入统筹基金),个人8%(划入个人账户)
-
医疗保险 :单位9%,个人2%
-
失业保险 :单位2%,个人1%
-
工伤保险 :单位1%,个人0%
-
生育保险 :单位1%,个人0%
-
公积金 :单位最高12%,个人最高12%(具体比例由单位自主确定)
三、计算公式
职工个人每月缴纳金额 = 缴费基数 × 个人缴费比例
单位每月缴纳金额 = 缴费基数 × 单位缴费比例
四、示例(以某地为例)
假设某地职工上年度平均工资为1000元,某职工月工资为1200元:
-
缴费基数 :1000元 × 120% = 1200元
-
个人缴纳 :1200元 × 8% = 96元
-
单位缴纳 :1200元 × (20% + 9% + 2%) = 424元
-
总金额 :96元(个人) + 424元(单位) = 520元/月
五、注意事项
-
地区差异 :不同城市社保基数和比例可能不同,需以当地最新政策为准
-
工资基数确认 :工资收入无法确认时,按当地平均工资计算
-
灵活就业人员 :无单位缴费部分需自行承担(如灵活就业社保基数4308元~21540元)
建议职工定期关注当地社保政策调整,可通过社保局官网或线下机构查询具体缴费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