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制度的发展历程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
2003年启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新农合)
城乡居民医保的前身新农合于2003年正式实施,覆盖农业人口(含外出务工人员),初始缴费标准为每人每年10元,后逐步上涨至2025年3月的430元。
-
2005年推广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城保)
城镇居民医保于2005年启动,覆盖未纳入城镇职工医保的非农业户口城镇居民,初始缴费标准为每人每年10元,后续也经历了多次调整。
-
2009年新农合试点改革
新农合于2009年在全国范围内推广试点,缴费标准提升至每年350元,并逐步提高财政补贴。
-
2016年合并城乡居民医保
2016年起,新农合与城镇居民医保合并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统称“城乡医保”),取消新农合名称,但待遇保持不变。
总结
我国城乡居民医保制度整体上始于2003年新农合的推行,2016年通过合并进一步完善为统一的城乡居民医保体系。目前,该制度已覆盖全国,成为覆盖人群最广的医疗保障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