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
2006年缴费基数低确实会导致缴费指数低,具体分析如下:
一、缴费基数与缴费指数的关系
- 缴费基数的作用
社保缴费基数是计算缴费指数和退休待遇的基础。缴费指数=(个人缴费工资/全省社平工资)×100。当个人缴费工资低于全省社平工资时,缴费指数会低于100。
- 2006年政策背景
2006年前,陕西省(及全国大部分地区)实行按 市社平工资 为缴费基数的政策;2006年后改为按 全省社平工资 计算。若2006年前个人缴费工资本身低于市社平工资,改用全省社平工资后,缴费基数进一步降低,导致缴费指数持续低于0.6(即按最低缴费指数)。
二、低缴费基数的影响
- 退休待遇计算
退休金计算公式中,基础养老金与平均缴费指数挂钩(基础养老金=(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1%)。若缴费指数长期低于0.6,退休后每月领取的基础养老金会大幅降低。
- 个人账户金额
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计发月数。缴费基数低直接导致个人账户缴费金额减少,进而使退休后每月领取的个人账户养老金减少。
三、其他注意事项
-
补缴政策 :若因政策调整导致缴费基数降低(如从市社平转为省社平),社保部门通常不会要求补缴差额,因此历史缴费基数低是客观事实。
-
缴费年限的影响 :缴费年限越长,在相同缴费基数下退休待遇越高。但低缴费基数会削弱这一优势,可能导致整体退休待遇低于预期。
总结
2006年缴费基数低确实会导致缴费指数低,进而影响退休待遇和个人账户金额。若对养老金计算有疑问,建议咨询当地社保部门,了解具体政策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