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养老保险按月缴纳,缴费主体为单位和个人,缴费金额根据工资基数和当地政策确定。累计缴费满15年是领取养老金的基本条件,缴费年限和金额直接影响退休后待遇水平。灵活就业人员可自主选择缴费基数,按比例缴纳。
-
缴费方式
基本养老保险采用按月缴费模式,由用人单位从职工工资中代扣个人部分,连同单位应缴部分一并缴纳至社保账户。灵活就业人员需自行按月或按年缴纳,通常通过银行代扣或线上平台完成。 -
缴费基数与比例
缴费基数通常为职工上年度月平均工资,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不高于社会平均工资的300%。单位缴纳比例约为16%,个人缴纳8%。灵活就业人员缴费比例多为20%,全部由个人承担。 -
缴费年限与权益
养老保险权益遵循“多缴多得,长缴多得”原则。按月缴费形成个人账户和统筹账户资金积累,连续缴费可避免断缴影响。跨地区就业时,缴费年限可累计计算,退休时统一核算。 -
补缴与欠缴处理
因故断缴可申请补缴,但需承担滞纳金。单位欠缴职工养老保险属违法行为,职工有权要求补缴。灵活就业人员断缴后补缴通常不得超过3年,具体以地方规定为准。 -
特殊群体政策
部分地区对低收入群体、4050人员等提供社保补贴,降低缴费压力。城乡居民养老保险通常按年缴费,但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属于不同制度体系,需注意区分。
基本养老保险的按月缴费机制保障了资金稳定积累,建议参保人定期查询缴费记录,确保账户状态正常。灵活就业人员可通过降低缴费基数短期减轻压力,但长期选择需平衡未来待遇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