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甲亢可能是Graves病、甲状腺炎、垂体肿瘤等疾病的症状,主要表现为情绪波动大、心悸手抖、体重异常下降等。女孩发病率显著高于男孩,且易被误认为青春期叛逆,需警惕并发症如甲亢性心脏病、骨质疏松等。
-
Graves病:青春期甲亢最常见病因,与遗传和自身免疫相关。典型症状包括甲状腺肿大、突眼、易怒及代谢亢进(多食消瘦、怕热多汗)。部分患者会合并重症肌无力或糖尿病。
-
甲状腺炎:如桥本甲状腺炎早期可能引发短暂甲亢,伴随颈部疼痛或压痛。此类甲亢通常为一过性,后期可能转为甲减,需动态监测甲状腺功能。
-
垂体或甲状腺肿瘤:垂体TSH瘤或甲状腺自主性结节会异常分泌激素,导致甲亢。若伴随头痛、视力异常或局部肿块,需影像学检查明确。
-
其他诱因:长期精神压力、碘摄入过量(如大量食用海产品)或药物影响(如甲状腺素滥用)也可能诱发甲亢,症状包括注意力涣散、月经紊乱等。
家长若发现孩子出现持续情绪暴躁、成绩骤降、突眼或颈粗,应及时就医检查甲状腺功能。规范治疗可有效控制病情,日常需避免高碘饮食并保证充足睡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