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石方测量技术规范标准是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的重要依据,主要包含以下核心内容:
一、测量管理规范
-
测量数据要求
-
标高允许误差:±10cm(整体控制),±3cm(高精度区域),±2cm(关键控制点)
-
测量点布设:覆盖施工红线范围,均匀间距约10m×10m,基坑等复杂区域加密至5m×5m
-
数据审核:由工程部、监理、施工方三方签字确认,15天内完成签批
-
-
测量流程与责任
-
基础测量:控制网布设、工程范围测量、碎部点采集
-
数据处理:内插计算平均高程、绘制零线(挖填分界线)
-
结果提交:形成测量报告,每周三次进度跟进
-
二、现场施工技术要求
-
测量仪器与方法
-
全站仪测量:用于精准定位地形特征点,需选择通视良好的控制点
-
方格网法:适用于地形规则区域,通过插值计算平均高程
-
棱镜/免棱镜功能:根据地形复杂度选择测量方式
-
-
特殊场景处理
-
地形起伏:边坡、高差变化处加密测量点,确保坡度符合设计要求
-
建筑物周边:需同时采集建筑物基础及地坪高程
-
三、质量与安全保障
-
数据精度控制
-
重复测量验证:关键数据需二次确认,误差控制在规范范围内
-
检测设备校准:全站仪等仪器需定期校准,确保测量精度
-
-
施工安全规范
-
临时防护:测量区域设置警示标识,防止意外发生
-
天气因素:恶劣天气暂停测量,确保作业人员安全
-
四、附则与附录
-
附则 :明确测量规范适用范围及特殊情况处理流程
-
附录 :提供测量数据记录表、内插计算公式等参考资料
以上规范需结合具体工程类型调整,例如路基压实度要求(±1%含水量,不同深度压实度≥90%-96%),以及填方分层压实厚度(一般不超过300mm)。实际施工中应优先采用全站仪等先进设备,确保测量数据实时更新与动态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