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体金标记是一种常用的免疫标记技术,通过将胶体金与目标蛋白或抗体结合,实现可视化检测。以下是详细步骤及注意事项:
一、材料与试剂准备
-
胶体金溶液 :需根据待标记蛋白或抗体的等电点调节pH值(通常为pH=pi±0.4),并配制标准胶体金溶液。
-
还原剂 :柠檬酸三钠是常用还原剂,需按比例配制成一定浓度的氯化金溶液。
-
缓冲液 :根据目标蛋白或抗体的等电点配制pH适宜的缓冲液(如K₂CO₃或HCl)。
-
其他试剂 :表面活性剂(如BSA)、封闭剂(如BSA或牛血清白蛋白)、离心设备、移液器、玻璃器皿等。
二、胶体金溶液的制备
-
调节pH值 :将待用胶体金溶液调节至接近目标蛋白或抗体的等电点(pi±0.4),避免pH过低导致聚集。
-
添加表面活性剂 :向胶体金溶液中加入BSA等表面活性剂,搅拌混匀以促进金颗粒分散。
-
标记反应 :依次添加待标记蛋白或抗体溶液、封闭剂,充分搅拌形成均匀复合物。
-
纯化与浓缩 :通过离心去除未结合的杂质,用胶体金复溶液复溶后筛选最佳稀释倍数,制备金标复合物稀释液。
三、最佳稀释倍数的筛选
-
梯度稀释 :将金标复合物稀释成至少三种浓度,分别制备金垫用于质控品测试。
-
性能评估 :根据质控品测试结果,确定金标复合物的最佳稀释倍数,确保标记效率与稳定性。
四、金标复合物的制备与保存
-
稀释与金垫制备 :按最佳稀释倍数稀释金标复合物,制备金垫(如硝酸纤维素膜)。
-
保存条件 :未使用的金标复合物需添加0.02% NaN₃防腐剂,低温避光保存,避免冻存导致凝集。
五、标记效率优化
-
抗体或抗原浓度 :通过梯度实验确定最佳标记浓度,避免过量导致背景色过强。
-
反应时间 :标记时间需根据抗体或抗原特性调整,通常为30-120分钟。
-
颗粒大小控制 :通过调整还原剂加入速度、搅拌速度及反应温度,控制金颗粒均匀性(理想颗粒大小20-40nm)。
六、注意事项
-
器皿清洁 :玻璃器皿需用重铬酸钾酸液浸泡消毒,避免灰尘或残留干扰颗粒生成。
-
试剂稳定性 :氯金酸等试剂需冷藏保存,长期保存可能影响胶体金稳定性。
-
实验规范 :操作过程中需佩戴防护装备,避免化学试剂接触皮肤或眼睛。
通过以上步骤,可高效完成胶体金标记,为免疫层析、流式细胞术等检测技术提供可靠标记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