啰音并非独立疾病,而是肺部或支气管病变时产生的异常呼吸音,分为干啰音(如哮鸣音)和湿啰音(如水泡音),常见于哮喘、肺炎、心衰等疾病。其特点是声音性质、出现时机与部位能反映潜在病因,需结合其他症状综合判断。
干啰音:气流通过狭窄气道产生的高调音,如哮喘发作时的“哨笛音”,提示支气管痉挛或异物阻塞;慢性支气管炎则多表现为低调“鼾音”。湿啰音:气流通过液体分泌物形成的断续气泡音,如肺炎时的细湿啰音或肺水肿的粗湿啰音,位置固定且咳嗽后可能变化。
病因关联:干啰音常见于哮喘、气管肿瘤等;湿啰音多与感染(如肺炎)、心衰肺淤血相关。诊断价值:医生通过听诊啰音类型和分布,可初步判断病变性质,如局限性湿啰音提示局部感染,弥漫性哮鸣音指向哮喘。
提示:若发现异常呼吸音伴随呼吸困难、发热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排查病因,避免延误治疗。日常需注意呼吸道防护,尤其慢性病患者更需定期随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