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巴结结核主要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常见传播途径包括口腔/呼吸道原发感染后淋巴扩散、血行播散或邻近病灶迁移。免疫力低下、营养不良或接触结核患者是主要诱因,颈部淋巴结最易受累,表现为无痛性肿块、冷脓肿或慢性溃疡。
-
结核杆菌感染途径
病原体通过口腔(如龋齿、扁桃体)或呼吸道侵入,经淋巴管扩散至颈部淋巴结;肺部等原发结核病灶中的细菌也可能随血液播散至淋巴结,引发继发感染。 -
免疫力是关键因素
糖尿病、HIV感染、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等导致免疫功能受损时,潜伏的结核菌易激活繁殖。儿童、老年人及营养不良者因抵抗力弱,发病率更高。 -
典型病理进展
初期淋巴结肿大、质地坚硬且可活动;后期融合成团,中心干酪样坏死形成冷脓肿,破溃后产生窦道或溃疡,可能伴随低热、盗汗等全身症状。 -
诊断与防治重点
结合结核病史、影像学检查及病理活检确诊。规范抗结核治疗需持续1年以上,脓肿需手术引流。日常应增强免疫力,避免接触结核患者并注重口腔卫生。
早期发现和治疗可显著提升治愈率,若颈部出现无痛肿块或久治不愈的溃疡,建议及时就医排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