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巴结结核是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的慢性炎症性疾病,主要累及颈部淋巴结,表现为无痛性肿大、质地较硬,严重时可破溃流脓。该病具有传染性,需通过规范抗结核治疗6-12个月才能根治。
-
典型症状
早期为单个或多个淋巴结肿大,常见于颈部、腋窝或腹股沟,触诊如橡皮样硬度;随着病情发展,淋巴结可能粘连成团块,皮肤发红、变薄,最终形成窦道排出干酪样脓液。部分患者伴随低热、盗汗、消瘦等全身症状。 -
感染途径
结核菌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原发病灶多为肺部结核,细菌经淋巴或血液播散至淋巴结。免疫力低下人群(如糖尿病患者、HIV感染者)更易发病。 -
诊断方法
超声或CT检查可明确淋巴结大小及结构;结核菌素试验(PPD)和γ-干扰素释放试验辅助判断感染;确诊需穿刺活检找到结核杆菌或典型的干酪样坏死病理表现。 -
治疗要点
采用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乙胺丁醇四联药物方案,强化期2个月后转入巩固期。对已化脓的淋巴结可穿刺抽脓,窦道长期不愈需手术清除坏死组织。治疗期间需定期复查肝肾功能。
若发现淋巴结持续肿大超过2周,尤其伴随咳嗽、乏力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排查。规范用药可完全治愈,但擅自停药易导致耐药性结核,增加治疗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