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血糖高必须及时干预和治疗,否则可能对母婴健康造成严重危害,如胎儿畸形、巨大儿、早产及孕妈妊娠高血压等并发症。关键治疗手段包括饮食调整、运动干预、血糖监测及必要时胰岛素治疗,多数情况下通过科学管理可有效控制风险。
妊娠期血糖高的危害不容忽视。对胎儿而言,高血糖环境易导致胚胎发育异常、先天性心脏病等畸形风险增加,还可能引发巨大儿、新生儿低血糖或呼吸窘迫综合征。对孕妈来说,未控制的血糖会升高妊娠高血压、感染及远期2型糖尿病的概率。孕24~28周糖耐量试验(OGTT)是诊断金标准,空腹血糖≥5.1mmol/L或服糖后1/2小时血糖超标即可确诊。
饮食控制是治疗基石。主食选择低升糖指数的杂粮、全麦食品,避免精米精面;采用少食多餐(每日3正餐+3加餐),搭配优质蛋白(牛奶、瘦肉)和低糖水果。餐后30分钟散步等中等强度运动能显著改善胰岛素抵抗,建议每日累计活动30分钟,以微微出汗为宜。
若生活方式干预无效,胰岛素是安全首选。胰岛素不通过胎盘,不会影响胎儿发育,需根据血糖波动个性化调整剂量。部分患者可遵医嘱使用二甲双胍,但需严格监测。每日监测空腹及餐后血糖(指尖血或动态血糖仪)至关重要,可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总结来说,妊娠期血糖高绝非小事,但通过科学管理完全可降低风险。孕妈应定期产检、严格遵循医嘱,切勿因恐惧药物而延误治疗。良好的血糖控制不仅能保障母婴安全,还能减少远期代谢疾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