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荡性神经受累是多种病症的前兆,包括但不限于脑震荡、脊髓震荡等。以下是具体介绍:
一、脑震荡
-
定义:头部遭受外力打击后,即刻发生短暂的脑功能障碍。病理改变无明显变化,发生机理至今仍有许多争论。临床表现为短暂性昏迷、近事遗忘以及头痛、恶心和呕吐等症状,神经系统检查无阳性体征发现。
-
症状:除上述典型表现外,还可能出现头晕、耳鸣、失眠、多梦、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等症状。这些症状通常在受伤后数小时至数天内出现,并在数周内逐渐缓解。
-
诊断:主要依据患者的外伤史和临床表现进行诊断。颅脑CT检查是排除颅内器质性病变的重要手段。
-
治疗:脑震荡的治疗主要包括休息、避免进一步受伤、调整生活习惯(如规律作息、健康饮食、适度运动等),并辅以药物治疗和康复训练。一些心理支持和咨询也有助于患者应对症状和心理困扰。
二、脊髓震荡
-
定义:脊髓遭受强烈震荡后立即发生迟缓性瘫痪,损伤的平面以下感觉、运动反射及括约肌功能全部丧失。因为在组织形态学上并没有病理变化发生,只是暂时性功能抑制,可以在数分钟或数小时内完全恢复。
-
症状:主要表现为脊髓震荡平面以下的感觉、运动障碍,如肢体麻木、无力、大小便失禁等。这些症状通常在受伤后立即出现,并可能持续数分钟至数小时不等。
-
诊断:根据患者的外伤史和临床表现进行诊断。脊髓MRI检查有助于了解脊髓受损情况。
-
治疗:脊髓震荡的治疗主要是保护脊髓免受进一步损伤,促进脊髓功能的恢复。这包括卧床休息、使用脱水剂减轻脊髓水肿、应用营养神经药物等。康复训练也是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迷路震荡
-
定义:头部受到撞击后,内耳前庭和耳蜗结构受到过度刺激,导致一系列症状的情况。
-
症状:主要表现为听力减退、耳痛、旋转性眩晕等。这些症状可能在受伤后立即出现,并可能持续数天至数周不等。
-
诊断:根据患者的外伤史和临床表现进行诊断。纯音测听、声导抗测试等听力学检查有助于了解内耳受损情况。
-
治疗:迷路震荡的治疗主要是对症治疗和支持治疗。包括使用改善内耳微循环的药物(如银杏叶片等)、营养神经的药物(如甲钴胺等)以及对症治疗(如止晕药、止痛药等)。患者也需要注意休息和避免剧烈运动。
震荡性神经受累可能是脑震荡、脊髓震荡等多种病症的前兆。这些病症都与神经系统的损伤或异常有关,需要及时就医并进行相应的检查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