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觉丧失是一种神经系统功能障碍,主要表现为无法感知温度变化,常见于糖尿病神经病变、脊髓损伤或麻风病等疾病。患者可能因无法识别高温或低温而增加烫伤、冻伤风险,需通过神经检查、影像学手段确诊,治疗以原发病管理+感觉训练为主。
核心表现与危害
- 温度感知异常:对冷热刺激无反应,或出现错误感知(如将冰水误认为温水)。
- 继发性损伤高发:因无法避开高温表面或寒冷环境,导致皮肤反复烫伤/冻伤。
- 伴随症状:可能合并触觉减退、疼痛麻木(如糖尿病足患者)。
常见病因
- 周围神经病变:糖尿病、酒精中毒等导致末梢神经受损。
- 中枢神经损伤:脑卒中、多发性硬化症影响体温调节中枢。
- 感染性疾病:麻风分枝杆菌破坏皮肤神经末梢。
诊断与干预
- 专科检查:包括尼龙丝触觉测试、温度觉针刺试验。
- 影像学辅助:MRI或CT用于排查脊髓/脑部病变。
- 康复手段:使用渐进式温度刺激训练(如冷热交替水浴)改善神经敏感性。
日常防护建议
- 避免接触极端温度环境,使用温度计检测水温/食物温度。
- 穿戴防护手套/鞋袜,定期检查皮肤有无潜在损伤。
早期干预可显著降低并发症风险,疑似症状建议尽早就诊神经内科或内分泌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