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溶血性尿毒综合征(HUS)是一种以溶血性贫血、血小板减少和急性肾损伤为特征的严重疾病,常见于儿童,多由产志贺毒素的大肠杆菌感染引发。该病起病急骤,早期识别和治疗对预后至关重要。
- 核心症状表现
典型三联征包括:
- 微血管病性溶血(红细胞异常破坏)
- 外周血小板计数骤降
- 血肌酐升高提示肾功能急剧恶化
部分患者伴随神经系统症状如抽搐或意识障碍。
- 主要致病机制
志贺毒素攻击血管内皮细胞,引发:
- 肾小球微血栓形成
- 溶血物质释放入血
- 血小板过度消耗
非典型HUS可能与补体系统基因突变相关。
- 关键诊断依据
实验室检查需重点关注:
- 血红蛋白<80g/L的严重贫血
- 外周血涂片见破碎红细胞
- 尿检显示血红蛋白尿
需排除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类似疾病。
- 临床处理原则
治疗侧重三方面:
- 血浆置换清除毒素(典型HUS首选)
- 肾替代治疗纠正电解质紊乱
- 输注红细胞改善组织缺氧
抗生素可能加重毒素释放需慎用。
出现酱油色尿或突发少尿应立即就医,及时干预可使80%儿童患者肾功能完全恢复,但部分成人病例可能进展为慢性肾病。保持食品卫生、避免生食是有效的预防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