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账户和统筹账户
医保卡里的两个账户是指职工医保中个人账户和统筹账户的设置,具体区别如下:
一、账户构成与资金来源
-
个人账户
由职工个人缴费(约工资的2%)和单位缴费按比例划入,主要用于支付门诊费用(如社区医院挂号、购药)和住院费用中个人自付部分。
-
统筹账户
由单位缴费构成,用于支付住院、急诊、重大疾病等超出个人账户支付限额的费用,以及部分慢性病门诊治疗费用。
二、账户功能与使用范围
-
个人账户功能
-
门诊和药店消费 :可支付门诊、急诊医疗费用及定点药店购药费用。
-
年度结余转移 :每年年底未使用的资金会自动转入“历年账户”,可结转下年使用。
-
-
统筹账户功能
-
大额费用报销 :覆盖住院、重症手术、恶性肿瘤治疗等高额费用。
-
起付标准内报销 :当医疗费用超过个人账户支付限额时,由统筹基金按比例报销。
-
三、账户资金管理特点
-
当年账户与历年账户 (部分地区政策):
当年账户仅限当年使用,年底清零后余额转入历年账户(如2025年存入1608元,用800元后剩余808元转入历年账户)。
-
利息计算 :
部分地区的历年账户按银行活期利率计息,增加账户余额。
四、注意事项
-
门诊费用报销比例 :个人账户资金直接用于支付门诊费用,超过起付标准后由统筹基金报销。
-
退休人员特殊政策 :部分地区将统筹账户拆分为“门诊统筹”和“大额医疗”两部分,扩大了门诊费用报销范围。
通过以上区分,医保卡的两个账户既实现了个人小额医疗费用的自主支付,又通过统筹账户分担了大额风险,体现了社保的共济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