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激功能减退是机体因长期或过度压力导致应对能力下降的病理状态,主要表现为疲劳、情绪波动、免疫力降低等身心症状,需通过心理干预、生活方式调整及必要医疗手段综合治疗。
-
核心机制:正常应激反应是身体对外界刺激的保护性应答,但长期压力会耗尽调节资源,导致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功能紊乱,引发激素分泌异常(如皮质醇失衡)和神经递质失调(如5-羟色胺不足),最终削弱应激能力。
-
典型症状:
- 生理层面:持续疲劳、失眠、食欲不振、低热、性功能减退;
- 心理层面:焦虑、抑郁、注意力涣散、记忆力下降;
- 行为表现:社交回避、工作效率降低、易怒或情感麻木。
-
常见诱因:
- 长期精神压力(如工作高压、家庭矛盾);
- 重大生活变故(如亲人离世、经济危机);
- 慢性疾病或不良习惯(如熬夜、营养不良)。
-
诊断与治疗:
- 检查:需结合心理评估、激素检测(如甲状腺素、肾上腺素)及神经系统检查;
- 干预措施:轻者通过认知行为疗法、规律运动、均衡饮食改善;重者需药物辅助(如抗抑郁药舍曲林),但需严格遵医嘱。
提示:早期识别症状并调整生活方式是关键。若长期未缓解,务必寻求专业帮助,避免发展为慢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