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异地医保报销政策已全面优化,参保人员异地就医可享直接结算服务,报销范围进一步扩大,覆盖住院、普通门诊和门诊慢特病等费用。参保人员需先完成备案,并选择定点医疗机构,持医保电子凭证或社会保障卡即可直接结算。
一、适用人群
- 跨省异地长期居住人员:包括异地安置退休人员、异地长期居住人员和常驻异地工作人员等。
- 跨省临时外出就医人员:如异地转诊就医人员、因工作或旅游等原因异地急诊抢救人员。
二、备案流程
- 线上备案:通过“国家医保服务平台”APP、“国家异地就医备案”小程序或“国务院客户端”等平台完成备案。
- 备案类型选择: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参保地、就医地和备案类型(长期或临时)。
- 查询备案状态:备案成功后,可在上述平台查询备案信息。
三、报销范围
- 住院费用:已实现全国跨省直接结算。
- 普通门诊费用:县域范围内基本实现直接结算。
- 门诊慢特病费用:新增5种病种(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类风湿关节炎等),可跨省直接结算。
四、结算方式
- 直接结算:参保人员在备案的定点医疗机构就医,可直接使用医保电子凭证或社会保障卡结算。
- 线下报销:未实现直接结算的地区,参保人员需自行垫付后回参保地报销。
五、政策亮点
- 直接结算率提升:住院费用跨省直接结算率目标达到70%以上。
- 覆盖范围扩大:门诊慢特病病种从5种增至10种。
- 便利性增强:参保群众异地就医垫付资金大幅减少,报销流程更加简化。
总结
2024年异地医保报销政策为参保人员提供了更便捷、更高效的医疗服务。建议参保人员提前完成备案,选择定点医疗机构,以便享受直接结算服务,减少资金垫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