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脓肿最常见的原因是细菌感染,尤其是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菌通过血行播散或尿路逆行感染所致。其他关键诱因包括尿路梗阻、肾结石及糖尿病等基础疾病,这些因素会显著增加肾脏组织感染化脓的风险。
-
血行播散性感染:身体其他部位的感染灶(如疖、痈、肺部感染等)中的细菌通过血液循环进入肾脏,引发皮质化脓性病变,早期形成小脓肿并逐渐融合。葡萄球菌曾是主要病原体,但近年来革兰阴性菌(如大肠埃希菌)更常见。
-
尿路逆行感染:细菌从尿道经膀胱、输尿管上行至肾脏,多见于尿路梗阻(如结石、前列腺增生)或膀胱输尿管反流患者。此类感染常伴随膀胱刺激症状(尿频、尿急、尿痛),且易发展为肾脓肿。
-
基础疾病诱发:糖尿病、免疫力低下或长期使用抗生素者,肾脏抗感染能力下降,细菌更易定植并形成脓肿。肾结石导致的尿流滞留为细菌繁殖提供了温床。
-
并发症与危险因素:若治疗不及时,肾脓肿可能穿透肾包膜引发肾周脓肿,甚至导致败血症。女性、妊娠期或尿路结构异常者发病率更高。
提示:出现持续高热、腰痛或泌尿症状时需及时就医,早期抗生素治疗可有效控制感染,避免肾功能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