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音震颤增强并非一种特定疾病,而是多种肺部疾病可能出现的体征。主要是因为肺泡内有炎症浸润,致使肺组织实变,让语颤传导更为良好,或者是接近胸膜的肺内存在巨大空腔,声波在空洞内产生共鸣。以下为您详细介绍相关疾病:
- 大叶性肺炎:由肺炎球菌感染引发的肺实质炎症,在冬春季节较为高发,青壮年发病率相对较高。起病急骤,典型症状为高热、寒战、咳嗽、咳铁锈色痰以及胸痛。在实变期,患侧呼吸运动减弱,语音震颤增强。比如在一些卫生条件有限、人员密集场所,若有人感染肺炎球菌,其他人就易受传染而患上大叶性肺炎。
- 空洞型肺结核:在原有结核病灶基础上,因未及时治疗,病灶内坏死组织经支气管排出,使结核病灶形成中空状态。肺结核空洞期,由于声音在洞内获得共鸣,会出现语音震颤增强。患者常有刺激性咳嗽、咳痰、咳血,还伴有呼吸困难、发热、盗汗、消瘦等全身中毒症状。像一些偏远地区医疗条件落后,结核患者不能得到及时有效治疗,就易发展为空洞型肺结核。
- 肺脓肿:由多种病因引起的肺组织化脓性病变,早期是化脓性炎症,之后坏死形成脓肿,多发生于青壮年,男性多于女性。当病变范围较大时,局部叩诊呈浊音,语音震颤增强。患者会有高热、咳嗽,且咳大量脓臭痰的症状。例如,长期卧床、吞咽功能障碍的患者,易误吸导致肺部感染,进而引发肺脓肿。
- 肺梗死:由肺外栓子引起肺动脉栓塞,致使肺组织出血和坏死,严重时可危及生命。触诊时可出现语音震颤增强。比如骨折后长期卧床的患者,下肢静脉易形成血栓,血栓脱落后随血流进入肺动脉,就可能引发肺梗死。
若发现语音震颤增强,应及时就医,通过血常规、X 线、痰涂片、痰培养、CT 等一系列检查,明确病因,并针对原发病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