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源性水肿需通过利尿治疗、原发病控制和生活方式调整综合处理,关键措施包括:使用螺内酯等利尿剂消除体液潴留、限制钠盐摄入(每日低于5克)、纠正心功能不全(如强心药物或手术干预),并监测电解质平衡避免低钾等并发症。
-
药物治疗
利尿剂是核心治疗手段,螺内酯(保钾利尿剂)与呋塞米(排钾利尿剂)联用可高效消肿,但需定期检测血钾、钠水平以防电解质紊乱。严重水肿可静脉注射利尿剂或联用托伐普坦等新型药物。同时需针对心衰病因用药,如ACEI/ARB改善心脏重构、β受体阻滞剂降低心率负荷,洋地黄类药物增强心肌收缩力。 -
饮食与液体管理
严格低盐饮食(轻度心衰每日≤5克,中重度≤2.5克),避免腌制食品及高钠调味合并低蛋白血症时需补充白蛋白提升渗透压。液体摄入量根据尿量调整(一般1500-2000毫升/日),水肿明显时需限水至1500毫升以下,同时增加钾、镁、维生素的摄入。 -
日常护理与监测
抬高下肢促进血液回流,避免久站久坐。每日定时测量体重(3天内增重2公斤提示水肿加重)、记录尿量及血压。皮肤护理需轻柔,防止水肿部位破损感染。适度活动以散步为主,避免疲劳。 -
原发病与重症干预
积极控制高血压、冠心病等基础疾病,难治性水肿需评估心脏再同步化治疗或植入除颤器。终末期患者可能需心脏移植或左心室辅助装置。
总结:心源性水肿需长期规范管理,患者应遵医嘱用药、定期复查,并警惕呼吸困难或体重骤增等恶化信号。居家护理结合医疗干预可显著改善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