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规划(2024—2030年)》及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的相关战略,2025年艾滋病防治目标可总结如下:
一、提高社会防护意识
-
知识普及率
-
普通居民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达90%以上;
-
重点人群及易感染艾滋病危险行为人群(如男性同性性行为者、性工作者等)知晓率达95%以上;
-
感染者权利义务知晓率达95%以上。
-
-
行为干预覆盖
- 重点人群及易感染群体综合干预措施覆盖比例达95%以上。
二、促进危险行为改变
-
高风险行为减少
-
男性同性性行为人群艾滋病相关危险行为较前5年减少10%以上;
-
注射毒品人群接受预防性抗病毒治疗的比例提高。
-
-
综合干预措施
- 吸毒人员年新发感染率控制在0.2%以下。
三、预防家庭内传播
-
母婴传播控制
- 艾滋病母婴传播率控制在2%以下。
-
配偶传播防控
- 夫妻一方感染艾滋病家庭的配偶传播率控制在0.3%以下。
四、提升诊断治疗效果
-
检测覆盖率
-
95%的成人和儿童接受HIV检测;
-
95%的HIV感染者接受抗病毒治疗且病毒得到抑制。
-
-
垂直传播阻断
- 新生儿获得免于垂直传播的服务比例达95%以上。
五、其他关键目标
-
综合服务覆盖 :90%的HIV感染者和风险人群接受结核病预防性治疗;
-
消除歧视 :减少对艾滋病患者和重点人群的歧视。
以上目标通过提高公众意识、强化行为干预、优化医疗资源等多措并举,旨在将艾滋病疫情持续控制在低流行水平,并为2030年终结艾滋病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