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农村土地政策以土地承包延包、宅基地管理、耕地保护为核心,同时推进农村建设与农民权益保障,具体新政策如下:
一、土地承包政策
-
承包期再延长30年
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全国统一延长30年,试点范围扩大至四川、江苏等省份,95%农户承包地直接顺延,仅对消亡户等特殊情况微调。
-
特殊群体权益保障
-
因自然灾害失去土地的农户允许在农户间调整土地;
-
外嫁女等特殊群体通过协商机制保障承包地权益。
-
-
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
农民可用承包地经营权抵押贷款,最高可贷评估价70%,但需依法依规操作。
二、宅基地管理
-
“双禁”政策
城镇居民、退休干部禁止购买农村宅基地和住房,严格堵住资本无序下乡漏洞。
-
闲置宅基地利用
允许出租、入股、合作等方式利用闲置农房,例如发展农家乐、保障性租赁住房等。
-
跨村宅基地试点
部分地区探索宅基地跨村买卖试点,但全国尚未全面推行。
三、耕地保护
-
严守耕地红线
严格限制非农建设占用耕地,新增1亿亩高标准农田,最高补助2400元/亩。
-
种树建房处罚
在永久基本农田种植经济作物将面临高额罚款,违规者需清理土地并赔偿。
-
耕地占补平衡
土地征收必须符合占补平衡要求,违法征收将受到法律严惩。
四、农村建设与补贴
-
禁止违规建设
严格限制在农村建设别墅、私人会馆等,保护耕地资源。
-
以工代赈与就业支持
启动以工代赈政策,帮助困难农民就业,并提供养老金补贴等。
-
土地整理与规模化经营
通过“小田并大田”推动农业现代化,支持家庭农场发展,流转土地超30亩且合同期超5年的农户可申请资金扶持。
五、其他关键措施
-
土地确权登记 :2025年底前完成全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确权登记,解决历史遗留纠纷。
-
数据支撑管理 :利用地理信息技术精准测绘土地权属,提升管理效率。
以上政策旨在通过制度创新与资源整合,保障农民权益,推动农业现代化与乡村全面振兴。农民需关注当地具体实施细则,合理规划土地经营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