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沿革与地理特征
海南简称“琼”的由来可归纳为以下三点:
一、名称起源
海南简称“琼”源于历史上的琼山县。据《琼山县志》记载,海南岛因境内有一座名为“琼山”的山脉而得名,该山以白石构成,形态如玉,故称“琼山”。自唐代起,海南便以“琼山”为代称,后演变为“琼州”“琼台”“琼崖”等称谓。
二、行政区划演变
-
古代至近代
在唐朝贞观五年(631年)设立琼州府后,“琼”成为海南的官方名称。此后,海南长期作为中国南海的附属地使用这一名称。
-
现代省级行政区
1988年4月13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设立海南省的决定,海南从广东省分出,正式成为省级行政区,简称“琼”,省会设海口市。这一调整标志着海南进入新时代发展阶段。
三、文化内涵
“琼”字在文化层面承载了海南的地理特征与精神象征:
-
自然意象 :与“玉”同源,体现海南岛丰富的自然资源与生态多样性;
-
美好寓意 :在古代文学中常比喻美好事物,如“琼楼玉宇”,象征海南的独特魅力。
海南简称“琼”既源于地理特征(琼山),又承载着历史演变与文化象征,是海南身份的重要标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