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岛在汉武帝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正式纳入中国版图。
历史背景
- 百越部族活动地区:海南岛是百越部族活动的地区之一,最早被称为“儋耳”。
- 秦朝未实际控制:秦朝征服百越后,因海南岛在“越郡外境”,并未实际控制此地。
纳入中国版图的过程
- 南越国管辖:秦朝末年,赵佗建立南越国,开始管辖海南岛。
- 汉武帝设郡:公元前110年,汉武帝灭南越国后,在海南岛设置珠崖郡和儋耳郡,这是海南岛纳入中国中央王朝版图的开端。
后续发展
- 行政机构变化:汉朝在海南岛的行政机构设置有过变化,如儋耳郡并入珠崖郡,珠崖郡又罢设,但海南岛一直处于中央王朝的管辖之下。
- 国家分裂时期:在国家分裂时期,海南岛曾隶属于岭南的分裂势力,但一旦国家统一,海南岛就重新纳入中央王朝的版图。
- 文化传播与开发:唐宋时期,许多内地官员被贬到海南岛,他们带来了先进的文化,加速了海南岛的开发。
总结
海南岛自公元前110年纳入中国版图后,历经多个朝代的管辖和开发,一直作为中国领土的一部分,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和壮大做出了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