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退休年龄最新规定明确推行渐进式延迟退休政策,将职工法定退休年龄调整为男性63周岁、女性干部及技术岗58周岁、女性工人55周岁,同时强化养老保险缴费年限与待遇挂钩机制,对特殊工种及高危行业保留弹性退休通道。
一、年龄调整细则
- 普通职工群体:2025年1月起,男性退休年龄每年延迟3个月,至2030年达到63周岁;女性干部及技术岗每年延迟4个月,至2028年统一至58周岁,女性工人维持55周岁不变。
- 特殊工种认定:从事井下、高空、高温等岗位满10年者,男性可提前至60周岁退休,女性工人可提前至50周岁退休,需提供完整的岗位证明及健康评估报告。
- 事业单位与公务员:取消原“30年工龄提前退休”政策,统一纳入延迟退休框架,但允许因健康原因申请提前1-2年退休,需经三级甲等医院鉴定。
二、养老金计发规则
- 缴费年限门槛:最低缴费年限从15年提高至18年,每多缴1年基础养老金增加1.8%,最高可累计至35年。
- 延迟退休激励:每延迟退休1年,养老金计发比例额外上浮5%,封顶至130%。
- 跨省转移接续:2025年起,养老保险全国统筹系统上线,跨省就业者无需重复缴费,养老金按最后参保地标准发放。
三、过渡期与争议处理
- 过渡期安排:2024年12月31日前已满原退休年龄者,可自主选择按旧规退休或延迟退休享受增发待遇。
- 劳动争议通道:对退休年龄认定存在异议的职工,可向属地人社部门提交复核申请,60个工作日内需出具书面裁定。
建议参保人员通过人社部官网自助查询系统或“电子社保卡”小程序实时测算个人退休待遇,重点关注缴费记录补全与职业年金账户合并事项,避免因信息缺失影响退休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