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参加的医疗保险主要有以下两种常见名称和特点:
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新农合)
-
定义与性质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是中国农村地区基于集体和个人集资的医疗保障制度,属于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覆盖农村居民的基本医疗需求。
-
覆盖范围
-
主要面向具有农村户籍的居民,包括务农人员、长期居住在农村的非城镇职工及特殊群体(如低保户、残疾人等)。
-
实施“整户参保”原则,同一户籍下家庭成员需全员参保。
-
-
与其他医保的整合
自2016年起,新农合与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合并为 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 ,但部分地区仍保留“新农合”名称。
二、其他相关名称
- 新农村合作医疗保险 :部分地区曾使用此名称,但自2016年国家推行合并政策后,该名称已逐渐被“城乡居民医保”取代。
三、政策特点
-
资金来源 :由个人缴费、集体扶持和政府补贴共同组成,以大病统筹为主。
-
保障内容 :覆盖住院、门诊、大病保险等,但报销比例低于城镇职工医保。
-
参保对象限制 :需满足户籍要求,新生儿需在出生后90天内办理参保手续。
总结
当前农村医疗保险的主要名称为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简称“新农合”),但实际运行中已与城镇居民医保合并为 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 。建议参保人员咨询当地社保部门,确认具体政策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