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伤残司法鉴定流程可分为以下步骤,综合了劳动能力鉴定和司法鉴定的通用程序:
一、申请阶段
-
提交申请
向具备资质的司法鉴定机构提交书面申请,需填写《司法鉴定申请表》并提交相关材料,如身份证明、医疗诊断证明、病历等。
-
材料准备
-
劳动能力鉴定需提交《伤病职工劳动能力鉴定个人申请表》、医疗诊断证明、病历等;
-
司法鉴定需提交《司法鉴定申请表》、委托公证书、相关证据材料(如事故证明、医疗记录等)。
-
二、受理阶段
-
机构审核
受理机构对申请材料进行审核,符合条件后签订《司法鉴定委托受理合同》或出具《司法鉴定委托材料收领单》。
-
时间要求
劳动能力鉴定需在治疗终结或伤情稳定后30日内提出申请;司法鉴定需在委托后7日内作出是否受理的决定。
三、鉴定阶段
-
体格检查
鉴定机构安排专业人员进行体格检查,并结合医疗资料进行综合评估。
-
专家评审
由至少两名具备资质的司法鉴定人进行评审,根据《司法鉴定程序通则》制定鉴定意见。
四、结果阶段
-
领取结论
鉴定机构在规定的时间内(通常15个工作日)出具《司法鉴定意见书》,并通知申请人领取。
-
复核与异议
-
当事人如对鉴定结果有异议,可在收到鉴定文书后5日内向司法鉴定机构申请复核;
-
复核机关将组织专家对原鉴定进行重新审查。
-
五、文书与效力
- 鉴定文书经司法鉴定机构盖章后具有法律效力,可作为诉讼或仲裁的依据。
注意事项
-
劳动能力鉴定由劳动保障部门指定机构办理,与司法鉴定机构独立;
-
司法鉴定需遵循《司法鉴定程序通则》,确保程序合法合规;
-
申请时间需符合法律法规要求,逾期可能影响鉴定进程。
以上流程为通用指南,具体操作可能因地区或鉴定类型有所差异,建议提前咨询专业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