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南京合并马鞍山的可能性极低,但两地一体化合作将持续深化。尽管民间讨论热烈且存在经济协同潜力,但跨省行政区划调整涉及复杂审批流程和省级利益平衡,短期内难以实现。
-
行政壁垒是最大障碍
马鞍山作为安徽省经济强市,省内资源倾斜使其成为重要增长极,安徽方面缺乏出让动力。跨省合并需国务院审批,历史案例极少,且南京与上海 proximity 进一步降低其直辖或扩容可能性。 -
民意与干部意愿存在温差
部分马鞍山市民和基层干部对并入南京持积极态度,但省级层面更关注区域均衡发展。南京若吸纳马鞍山需协调两省财政、社保等体系,实际成本远超表面收益。 -
宁马一体化替代方案更现实
高铁互通、产业协作等已加速两地融合,例如共建产业园、社保互通等。这种“软性合并”既能释放经济潜力,又规避行政重组阻力,成为当前政策主流方向。
未来,南京与马鞍山的联动将更多体现在基础设施互联与公共服务共享上,行政合并仍停留在理论探讨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