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阿里地区是中国西藏自治区下辖的边疆地区,具有以下特征:
一、地理位置
-
所属行政区划
阿里地区是西藏自治区唯一的地区级行政区划,元朝称“纳里”,明朝称“俄力思”,是连接西藏与新疆、印度、尼泊尔等国的边境枢纽。
-
自然地理坐标
位于中国西南边陲,地处青藏高原北部羌塘高原核心地带,东起唐古拉山脉杂美山,西抵喜马拉雅山西段,北接新疆喀什、和田地区,南与尼泊尔、印度、克什米尔接壤。
-
地形特征
-
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被称为“世界屋脊之屋脊”“百川之源”。
-
拥有5座8000米级雪山(如冈仁波齐、纳木那尼)和狮泉河、象泉河两大河流源头。
-
二、行政区划与人口
-
下辖区域 :2012年调整为7个县(噶尔县、普兰县等)、37个乡、141个村委会,行政公署驻噶尔县狮泉河镇。
-
人口与密度 :2022年末常住人口约12.3万,是中国人口密度最小的地区之一。
三、战略意义
-
地理枢纽 :是西藏面向南亚开放的桥头堡,也是国家安全屏障的西部战略要地。
-
资源与生态 :拥有国家重要矿产资源储备,是西部交通物流枢纽和高原特色牧业生产基地,同时保护着羌塘无人区核心带及藏羚羊等珍稀物种。
四、面积与边界
-
总面积 :33.7万平方公里(2024年数据),是西藏面积第二大的地级单位。
-
边界线 :与新疆喀什、和田地区,以及印度、尼泊尔、克什米尔等多国接壤。
新疆阿里地区是西藏自治区西部边境的重要区域,兼具地理、生态、战略等多重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