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医疗保险收缴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综合多部门调研和实际案例,分析如下:
一、主要存在问题
-
信息推送与反馈迟缓
新参保信息需2-3天系统自动推送至税务系统,但仍有部分人因系统延迟(如2天无反馈)无法及时缴费,尤其2019年通过手机银行缴费的用户问题突出。
-
参保状态恢复滞后
部分断缴人员因系统显示“处理中”无法缴费,即使经州医保局和税务部门对接后仍无法实时更新,导致报销延迟。
-
缴费信息准确性问题
存在身份标识错误(如“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信息录入错误)和缴费地址重复(同一人多地参保)的情况,影响报销结算。
-
基层服务能力不足
部分乡镇(街道)缺乏专业医保服务人员,宣传政策不到位,群众对医保政策理解偏差,参保意愿较低。
-
经济压力与参保意识薄弱
医疗费用上涨导致家庭负担加重,部分人群(尤其是年轻人、灵活就业者)风险意识淡薄,存在“缴老不缴小”等无奈选择。
二、改进建议
-
优化信息管理系统
建立统一医保信息平台,实现实时数据共享,减少人工干预延迟,确保新参保信息24小时内完成缴费推送。
-
强化缴费服务保障
-
推广“线上+线下”缴费渠道,提供手机银行、社区代扣、银行代缴等多样化方式,降低操作难度。
-
对长期未缴费人员实施分类管理,通过短信、电话或上门服务提醒缴费,避免断缴。
-
-
提升基层服务能力
加强乡镇(街道)医保服务队伍建设,配备专业人员,定期开展政策宣传和培训,提高群众参保认知度。
-
完善政策宣传与沟通
采用“村村响”广播、入户宣传、政策解读会等多形式,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说明医保待遇、缴费标准及政府补助,化解群众疑虑。
-
建立风险防控机制
完善基金风险管理,规范分级管理体制,提升财务人员专业素养,避免因政策复杂性和信息不对称导致的基金风险。
-
探索差异化缴费政策
对困难群体、灵活就业者等实施阶段性减免缴费,延长缴费期至春节后,缓解经济压力。
三、总结
医保收缴问题需通过技术升级、服务优化和政策引导等多措并举解决。建议医保、税务、社区等部门协同合作,建立以人民为中心的缴费机制,确保医保覆盖全民、应缴尽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