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地区的范围在不同历史时期的行政区划中有所调整,目前(2024-2025年)的常用范围如下:
一、主要包含的省级行政区划
-
上海市
作为中国的直辖市,是华东地区的核心城市,经济、金融、贸易中心。
-
江苏省
包括南京、苏州、无锡等城市,是长江三角洲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
浙江省
覆盖杭州、宁波、温州等城市,以民营经济活跃和制造业发达著称。
-
安徽省
包含合肥、芜湖等城市,是中部地区的重要节点。
-
福建省
福州、厦门为核心,东南沿海经济活跃。
-
江西省
南昌、九江等地,长江中游重要城市。
-
山东省
包括青岛、济南等城市,北方经济大省。
-
台湾省
因历史原因单独列出,统计时通常不纳入华东地区。
二、历史行政区划对比
-
建国初期 :曾设华东区(1949-1954年),包括华北、东北、华东、中南、西南、西北六大行政区,华东区范围更广,涵盖江苏、浙江、山东等省及台湾。
-
1961年经济协作区 :包括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福建、山东等地,后因经济改革调整撤销。
三、其他说明
-
气候特征 :以淮河为分界线,淮河以北为温带季风气候,以南为亚热带季风气候。
-
经济地位 :华东地区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区域之一,占全国GDP的三分之一。
以上范围综合了政治划分与地理特征,当前更广泛使用的“华东七省一市”说法已形成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