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是中国西南地区的省级行政区,简称“川”或“蜀”,省会成都,总面积48.6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超8368万(2024年数据)。 这里以“天府之国”闻名,地形复杂多样,涵盖盆地、高原、山地,经济总量突破6万亿元(2023年),拥有21个地级行政区,是长江上游生态屏障与大熊猫故乡。
-
地理位置与行政区划
四川位于中国西南腹地,东接重庆,南邻云南、贵州,西连西藏,北靠青海、甘肃、陕西。1997年重庆直辖后,现行区划包括成都、绵阳等18个地级市和甘孜、阿坝、凉山3个自治州,下辖183个县级行政区,省会成都为国家中心城市。 -
自然地貌与气候
地势西高东低,分为三大单元:- 东部四川盆地:中国四大盆地之一,占全省面积33%,紫红色土壤肥沃,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农业发达。
- 川西高原:属青藏高原东南缘,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高寒气候,草甸广布,是长江、黄河上游水源地。
- 川西南山地:横断山脉北段,垂直气候显著,拥有贡嘎山(7556米)等高峰。
-
历史与文化
古蜀文明可追溯至200万年前,商周时期已有巴、蜀两国。三国时期诸葛亮称其为“沃野千里,天府之土”。宋代“川峡四路”得名“四川”,元朝设行省延续至今。拥有262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8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蜀绣、川剧等153项国家级非遗。 -
经济与资源
2023年GDP达6.01万亿元,第三产业占比超54%。水能资源全国第一,白鹤滩水电站为世界第二大水电站;天然气、锂矿储量丰富;成都高新南区为数字经济试验区。九寨沟、都江堰等景区年接待游客超5亿人次。 -
生态与物种
作为全球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四川拥有大熊猫、雪豹等1.2万种生物,建立165个自然保护区,大熊猫国家公园占全国总面积75%。长江上游年径流量占全国20%,是“中华水塔”重要组成部分。
四川不仅是西南交通枢纽和战略腹地,更是集生态屏障、文化瑰宝与经济高地于一体的综合区域,其多元特征构成了中国区域发展的重要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