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弃血,也称为急性肺水肿或心脏性肺水肿,是一种严重的心血管急症,通常与心脏功能不全有关。它在临床上表现为呼吸困难、咳嗽(可能伴有泡沫痰)、端坐呼吸以及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等症状。肺弃血的原因多种多样,但最常见的是与心脏病相关的因素。
原先存在的心脏病是导致肺弃血的一个重要原因。这包括风湿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高血压性心脏病、冠心病和心肌炎等。这些疾病可能导致心脏泵血功能下降,尤其是左心室功能不全时,容易引起肺部血液回流受阻,从而导致肺淤血和肺水肿。
妊娠期心脏病也是肺弃血的重要原因,特别是在患有风湿性心脏病或先天性心脏病的孕妇中更为常见。由于妊娠期间子宫增大、血容量增多,加重了心脏负担,分娩时全身骨骼肌收缩使大量血液涌向心脏,产后循环血量的增加均易使有病变的心脏发生心力衰竭。妊娠诱发的心脏病如妊高征心脏病、围生期心脏病也是导致肺弃血的因素之一。
组织代谢增加和循环加速同样可以引发肺弃血,比如甲状腺功能亢进、严重贫血等情况都会增加心脏的工作负荷,进而影响心脏的功能。急性弥漫性心肌损害,如急性广泛性心肌梗死、急性心肌炎等,会导致心肌收缩力减弱,这也是造成肺弃血的一个关键因素。
机械性阻塞如主动脉瓣狭窄或二尖瓣狭窄等会使得心脏排血受到阻碍,导致心脏压力负荷过重,从而可能引发肺弃血。心脏容量负荷过重,例如急性心肌梗死后的并发症或者静脉输液过多过快,也可能导致肺弃血的发生。
急性心脏舒张受限,如急性大量心包积液导致的心脏压塞,会使心排出量减少并引起体循环淤血,这也可能是肺弃血的原因之一。
肺弃血最常见的原因是心脏疾病,特别是那些影响心脏泵血能力的疾病。值得注意的是,肺出血还可能与其他非心脏相关的原因有关,如肺部感染、肺结核、肺癌等。在诊断和治疗肺弃血时,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临床表现、既往病史以及各种检查结果来确定确切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如果出现任何疑似肺弃血的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专业的评估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