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夏国、商朝
邓氏的来源主要有以下五支,综合历史记载和学术研究整理如下:
一、商朝邓国(以国名为氏)
-
核心起源
商高宗武丁封叔父曼季于邓国(今河南邓州),建立邓侯国,属以国名为氏。 - 曼季被尊为邓姓始祖,邓国延续约600年,至公元前678年被楚国灭亡。
-
历史地位
此支邓氏是汉族主体来源,占邓姓总人口的绝大多数。
二、夏朝邓国(姒姓)
-
核心起源
夏禹曾孙仲康封庶出之子于邓国(今河南邓州),建立邓侯国。 - 邓国存续约800年,被商王武丁所灭,后裔以国为姓。
-
历史地位
为邓姓另一重要分支,但人口较少,影响力相对较弱。
三、少数民族改姓
-
主要来源
- 蒙古族、满族、壮族等少数民族在历史过程中改姓邓。 - 例如,南唐后主李煜第八子李从镒(北宋灭唐后)后裔以邓为氏。
-
历史地位
近现代邓姓人口增长的重要来源,但历史跨度较短。
四、其他分支
-
李姓分支
五代十国时期南唐后主李煜第八子李从镒之子天和,以父封地为氏。 - 邓国被灭后,李从镒后裔南迁,形成独立支系。
-
少数民族改姓
- 羌族、瑶族、满族等少数民族历史上存在改姓邓的情况。
总结
邓姓以商朝邓国为核心源流,历史可追溯至3200多年,主要分布于河南、湖北等地。夏朝邓国和少数民族改姓为邓也是重要分支。不同分支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融合,共同构成邓姓的多元文化特征。